2017年4月28日,深圳市智能海洋工程制造業創新中心(簡稱“智能海洋工程創新中心”)在市民中心多功能廳揭牌,深圳市陳彪副市長及有關負責人與中集集團麥伯良總裁及發起單位代表一起,為“智能海洋工程創新中心”揭牌。
中集集團副總裁于亞代表13家聯合發起單位發言:“過去十年,我國海工行業抓住了上一個石油周期的‘時間窗口’,在建造交付全球和國內一批重大項目的同時,實現行業整體突破,行業規模躍居全球第一,初步具備了‘以我為主’聚集、拉動產業鏈的實力和能力,也為下一輪發展打下了基礎。深圳是我國海洋工程產業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在深遠海裝備、水下技術和配套領域居領先地位,同時已成為南海油氣資源開發的重要支持基地。”
市經信委副主任謝建民在致辭中稱:“深圳市智能海洋工程制造業創新中心由我市本土企業成長中的中集集團聯合中海油、中興通訊等知名企業牽頭發起,希望你們在推動海洋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同時,努力成為國家海洋創新體系的一支生力軍。”
“智能海洋工程創新中心”是正在組建的深圳十大創新中心之一,憑借過去十年我國海洋工程跨越發展的基礎,通過智能化與高端裝備的深度融合,在未來十年再次實現“彎道超車”。該創新中心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產學研用領軍企業、院校“一體化”深度協同;二是國家級、市場化重大項目拉動創新,形成項目拉動下的“創新鏈”;三是制造業創新中心、深圳海洋產業基金、深圳產業聚集區建設——“三位一體”,創新發展模式;四是以“兩化融合、南海開發”為重點,以產業化落地和培育區域產業創新中心為目標,力爭在海洋工程“重大項目”和“關鍵共性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
目前全球海洋工程產業處在重要調整期和機遇期,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與高端裝備的深度融合,與海洋資源開發的深度融合,是這一輪創新突破的重要方向。
深圳作為毗鄰南海的國家創新城市和最大海洋城市之一,發展海洋工程產業在產業環境和區位上具備明顯比較優勢;南海開發和大灣區建設,又為海工產業新一輪發展和“做強做大”,為海上新能源、新材料技術應用不斷提供新空間和新機遇。利用海工產業現已形成的基礎和電子信息等相關產業優勢,依托深圳獨特創新環境,通過智能化與高端裝備的深度融合,“智能海洋工程創新中心”將成為海工產業的創新領跑者。